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滕州新闻

来点“干货”!你用的网络提速降费了吗?

2015年06月04日 08:39:00来源:滕州在线作者:姚媛 张序岩

眼下,手机流量资费贵和网速慢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4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就“手机流量资费和网速”等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工信部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进行了回应,并安排相关通信企业研究落实。

  “请问这里的wifi密码是多少?”如今,不论走进餐馆吃饭,还是在车站候车,人们总要问上这样一句话。这一现象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也折射出当前手机上网费太贵,很多人不得不蹭网。

\

   眼下,手机流量资费贵和网速慢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4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就“手机流量资费和网速”等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工信部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进行了回应,并安排相关通信企业研究落实。

  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滕州网速达到了什么水平?速度还能不能再提升?网费、流量费能否降低?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进行了一番采访。

\

   困惑 上网为何又慢又贵?

  记者走访我市多个小区发现,不少居民家的网速和通信公司宣传的并不相符,而且在上网高峰时段,家中的宽带经常出现卡壳问题。

  市民冯振宇喜欢玩网络游戏,每天晚上都会在网上“斗地主”。本来是件放松的事情,但在冯振宇看来却非常痛苦。“网络经常卡,有时候根本没法玩游戏,尤其是晚上8点以后高峰时段,有时候根本上不了网。我们小区的网络资费并不低,可是服务明显跟不上。”冯振宇无奈地说。采访过程中,像冯振宇这样,有类似遭遇的市民不在少数,他们都非常困惑: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为何上网又慢又贵?

\ 

  在滕州经济开发区上班的徐蕾蕾是个典型的“低头族”,她每月的手机上网费用都不会低于80元。“我每个月都得省着用,要不然资费太高了。最近感觉网速快了一些,可是费用还是不低。”

  多位市民反映,他们对网速、流量费等问题不太满意,尤其是手机包月上网业务,流量明显不够用,没到月末就已经超标,“有wifi绝对不用流量”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共识。

  利好 三大运营商积极应对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冯振宇家里的这种4M带宽的ADSL即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光纤到户。

  针对网络“提速降费”这一问题,我市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运营商均表示,会认真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实现全网大提速,提高网络覆盖率。在不断提升网络宽带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配置资源,调整资费结构,把质优价廉的宽带网络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尤其是近两年,全市网速平均提升达50%,价格大幅下降。

   记者了解到,三家运营商今年均相继推出了形式多样的融合上网优惠套餐,比单独缴纳手机费、电视费、上网费更优惠,他们还表示将逐步降低网费。针对家庭宽带,各家公司推出多种套餐降低资费,将高速宽带、4G手机套餐、网络电视等多种应用融为一体。另外,针对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市民,各公司推出多种4G优惠套餐,以更大的流量和更快的网速方便用户。

  采访中,三家运营商表示,非常愿意将网费、流量费再次降低,通过竞争的方式使老百姓上网更实惠,进而扩大公司的用户数量。下一步,上级部门一旦发布网费下调政策,各家公司会在第一时间执行新的资费标准。

  心声 提速降费多来点“干货”

  在一家通信公司业务大厅内,前来办理手机套餐业务的孙勇看到资费标准后,连连摇头。在孙勇看来,手机上网费用虽然比2G、3G时代降了不少,但是现在科技水平都提高了,1G流量不应该超过30元。

  “现在,含1G流量的手机套餐动辄都要100元以上,实在太高了,以后手机上网还是得靠免费wifi。我们希望手机上网费能真正降下来,多来点‘干货’,而不是打小算盘。”孙勇说。

  记者发现,全市竞争力大的区域,上网资费较低,而一些网络“一家独大”的小区存在着垄断现象,上网费用依然居高不下。据悉,一些通信企业在光纤改造、提供服务过程中偶尔遭到小区物业的阻挠和漫天要价,或索要高额入场费,多数运营商望而却步。针对网络提速降费这一问题,很多市民发出呼声,各部门要真正联起手来,加快4G建设、大幅提升网速,使老百姓上网速度更快,价格更优惠。(记者:姚媛 张序岩 文/图)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震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