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滕州新闻

图片直击-90后森林防火员:守护山林,他们蛮拼的!

2015年04月23日 14:17:00来源:滕州在线作者:张鑫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落凤山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4月21日一早,木石镇落凤山上,寂静的山谷被一阵阵嘹亮的歌声和爽朗的笑声划破,唱歌和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我市森林防火大队的10名森林防火队员,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森林战士”。

\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落凤山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4月21日一早,木石镇落凤山上,寂静的山谷被一阵阵嘹亮的歌声和爽朗的笑声划破,唱歌和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我市森林防火大队的10名森林防火队员,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森林战士”。

\

整理风力灭火机

  深山里没有WiFi和微信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4月21日,记者走进位于木石镇国有林场的森林消防安全指挥中心,一声声整齐嘹亮的口号声在训练场上回荡,这群防火队员整装待发,即将开始一天的巡查任务。

\

摔跤成为生活乐趣

\

闲暇时逗狗寻乐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群防火队员几乎都是“90后”,常年风吹日晒,他们显得比同龄人要成熟得多。“平时我们吃住在山里。这份工作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或许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忍受寂寞,不过我们现在都习惯了。”说话的正是防火队队长秦元晴,而他今年也不过刚满20岁。

  单调加上高危险的工作几乎让他们“与世隔绝”。秦元晴说,平时的娱乐活动也就弟兄们一起侃侃大山,摔个跟头,想看个球赛都很难。

  为何不用手机上网呢?队员们同时掏出了他们的手机——清一色的诺基亚老年机。“那些智能手机待机时间短,不适合我们的工作。别看这些手机落伍,待机时间却很长,方便巡山时随时联系,而且信号很好,即便在森林深处也能够接听电话。手机有这样的优点也就够了。你们很难想象没有WiFi,没有QQ和微信的日子吧!”队员杨尚诚说。

\

巡查中相互扶持

  20天穿坏一双军用胶鞋

  在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院落墙角的一堆胶鞋很是引人注目。“这是我们刚换下的胶鞋,大部分都破了,不能再穿。这些鞋子大家才穿了20多天,因为走的路太多,所以很快就破了。”秦元晴看了一眼后,“淡定”地说。

  森林防火大队的队员,除了是森林火灾的消灭者,更是一群鞋子的“消灭者”。据秦元晴介绍,他们平均每六个月的消防期,就要更换一双结实的牛皮工作靴,而平时训练所穿的胶鞋则需要每个月更换一双。看出记者惊讶,秦元晴笑着说:“过会儿跟我们巡趟山,就知道鞋子为什么破损这么快了。”

  巡山的任务对于他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很快,记者跟随队员们走上指挥中心所在的落凤山,行走在山林间的崎岖小路上,一路的碎石和不平坦的地势使得行走变得十分困难,刚走一会儿便感到双脚酸痛起来,这才了解为何他们的鞋子容易坏。队员孙贤崇凑上来说:“我们穿的靴子比一般的鞋要结实,但即使这样,走在这样的路上也很容易把脚磨破。现在我们的脚底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走起路来也就不会那么疼了。”

\

防火队员紧急灭火

  最害怕的是半夜铃声

  中午时分,队员们巡山回来,此时他们已走了10多公里。尽管这份拥有高强度工作量和恶劣工作环境的工作在很多人眼中是难以承受的,但队员们表示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并不算什么,真正让他们害怕的“另有其人”。

  “我们最害怕深更半夜的时候,队长的电话突然响起……”队员们用开玩笑的方式诉说着自己工作中最大的烦恼。原来,他们说的电话是深夜的报警电话。根据规定,他们每个人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而午夜的每一次报警电话就预示着他们的每一次紧急行动。

  说话间落凤山不远处的一处麦田突然冒起了一缕青烟,队员们马上恢复平日的干练,并背起他们的大背囊——风力灭火机,随时待命,整个过程没有透露出一丝的慌乱,甚至表现出了和年龄不符的沉稳。过一会,负责查看火情任务的杨尚诚回来了,确定并非火情,原来又是一次有惊无险的“较量”。而这样的较量,几乎无时不在,这群年轻战士用他们的坚守为森林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艰苦的条件下和恶劣的环境中,牢记担当,默默坚守,无私奉献,既是这群年轻防火队员的本色,也是我市所有务林人的真实写照!(特约记者 张鑫/文 记者 姚媛/图)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震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