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监测报告显示:抗生素不良反应仍居首位

2014年05月15日 09:43作者:刘洋来源:北京青年报

昨天上午,国家食药监局发布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内存  抗感染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10的品种: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青霉素G、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平、阿洛西林。

  原标题:抗生素不良反应仍居首位

  本报讯(记者 刘洋)昨天上午,国家食药监局发布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报告称,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31.7万余份,比上年有所增长。其中按药品类别统计,抗感染药报告数量仍居首位,从涉及患者情况看,65岁以上老年人报告明显增高。

  头孢青霉素类药品不良反应数量居首

  去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1.7万例,其中严重报告2万余例,同比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按药品剂型统计,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占74.3%,较总体报告中注射剂比例高出14.5个百分点。根据报告,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依然居首位。

  面对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数量高、注射剂比例高的问题,国家食药监局药化监管司巡视员张耀华表示,这主要和抗生素临床使用量大、注射剂品种较多、联合用药频次等有关。但同时,目前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现象,如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不合理配伍用药等,也是导致出现药物安全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张耀华表示,今后国家食药监局将进一步严格规范抗感染药品的使用。临床使用中,应遵循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注的原则,减少注射剂型的使用。

  65岁以上老人不良反应报告连续4年攀升

  2013年,65岁以上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17.8%,较2012年明显增高,并连续4年呈现小幅升高态势。特别是在如治疗痛风药别嘌醇片等一些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

  对此,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基本药物处处长田春华表示,一方面说明我国老年人因老年病、慢性病多发,整体用药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我国老年患者当中,确实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退化或数病共患等原因,用药存在特殊性,往往需要调整剂量或进行肝肾功能监测,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经常忽略这些因素,使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增高。

  中药注射剂合并用药问题突出

  报告指出,201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1万例次,与2012年相比有大幅上升。同时,通过对2013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排名前20位的药品合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涉及合并用药的占到了41%。

  对此,张耀华表示,早在2008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与卫生部等部门就联合发布通知,“要求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考虑到中药注射剂合并用药可能会加大安全风险,国家食药监局再次强调,建议医务人员在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使用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同时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用药风险。

  内存

  抗感染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10的品种: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青霉素G、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平、阿洛西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镇华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