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姜这么吃能延年益寿
2014年05月14日 10:11作者:参考来源:新浪健康综合
导语: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早上吃姜,胜过喝参汤",可见早上吃姜的好处有多大。2、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姜这么吃能延年益寿 导语: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早上吃姜,胜过喝参汤",可见早上吃姜的好处有多大。有专家研究后表示,生姜更适合在早上食用,而不适合在晚上食用。早上吃姜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具有提高脾胃功能的作用。 早晨吃姜有3大养生奇效 一是不感冒,二是远离胆管结石,三是保护肝功能。含姜的方法是:将生姜刮去皮(姜皮属凉性),每天切四五片生姜(切得像厚纸一样薄,切得太厚,很辣),放在碗内。每天早上起来,先饮一杯开水,再用开水冲到盛有姜片的碗中消毒处理,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含10~30分钟,将姜片咬烂,让生姜的气味,在口腔内散发,扩散到肠胃内和鼻孔外。 晚上为何不宜吃姜 一天之中有阴阳之分,从午夜开始,自然界的阳气逐渐上升,至中午阳气最旺。午后阳气逐渐衰弱,直至午夜阳气最弱而阴气最甚。午夜过后,阳气逐渐恢复。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白天阳气旺盛的时候应该多活动,温补性质的药物吃下去就可以帮助阳气生发,可以摄人适当的阳性(温性)食物,例如生姜等。晚上阴气逐渐旺盛时,阳气就要收敛起来,不能再像白天那样亢奋,这时如果摄入过多的温热食物或补品,会影响睡眠、影响身体合成代谢,不利于劳累后机体的自我修复,对身体有害。因此通常情况下,白天吃姜有益,晚上则不宜吃姜。 生姜是天然的抗衰老食物,就连春秋末期的孔子也通过食用生姜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如今人人都知道生姜的好处,但也要了解怎样食用生姜最能发挥其保健功效,专家建议,生姜要在早上食用,而不适宜在晚上食用。 吃姜把握5个"不" 1、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一般的鲜姜洗干净后就可以切丝分片。 2、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3、不能用来治疗中暑。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更不能用它来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对其他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4、不要吃烂了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它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从而诱发肝癌、食道癌等。 5、不宜多吃。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 吃姜留不留皮功效大不同 中医认为姜皮的确有利水消肿的功效,一般用于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病症。对于便秘来说,理论上,表现为大便干结、腹部胀满、口干口臭等症状的热结便秘患者比较适用于姜皮辅助治疗,因为《医林纂要》中已有记载“姜皮辛寒”,但是姜皮主要以祛皮肤风热为主,肛肠部位的热邪一般用其他的中药治疗,比如决明子茶。所以“便秘吃姜皮”的说法对虚寒、气虚、血虚等证型的便秘都不适用。即便是热结便秘的患者如果症状比较严重也不适用。 那么“风寒感冒吃姜肉”的做法是不是对的呢?该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说,老百姓常用的“生姜红糖水”防治风寒感冒时有道理的,因为生姜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进而达到驱寒的功效。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法用来预防和辅助治疗风寒感冒初期的患者是可以的,但是中重度的寒性感冒患者则不适用。因为生姜主要用于解表,发汗作用较弱,临床上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能增强发汗力量。至于是不是一定要去皮才能有驱寒的效果倒也未必,只是说去皮之后效果更好一些罢了,总体上影响不大。 推荐食谱 【红茶姜汤】 材料:红茶5克、干姜1克、赤砂糖20克 做法: 1. 红茶、干姜入锅并加入适量的水煮20~30分钟; 2. 再放入适量红糖煮3~5分钟即可。 小贴士:先用旺火煮至沸腾,再转回小火煮。 【蜂蜜姜茶】 材料:生姜100克、菊花20克、蜂蜜100ml。 做法: 1、生姜洗净后去皮,切成大片放入汤锅中,加水没过姜片大约3厘米,用大火烧开后转成小火慢慢熬煮半小时; 2、待姜片出香味,汤水变黄后,放入菊花继续用小火熬煮10分钟,直到煮出菊花的清香味。关火使汤水自然冷却; 3、最后在锅中加入蜂蜜充分搅匀,凉后即成菊花姜蜜,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过滤锅中的残渣。 【可乐姜汤】 做法:把可乐倒入锅内,姜切片放到可乐里,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大火熬煮约10分钟,令姜丝滋味渗入可乐中,关火,即可 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热量,暖胃,最适用于冬季,对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风散寒。 【生姜绿茶】 做法:取绿茶和姜丝各5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左右即可。 绿茶姜汤鲜榨的姜汁可防感冒,尤其是配上清热解毒、益气舒心的绿茶,效果更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镇华 本文相关新闻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