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西安花百万购“治霾神器” 专家称作用微乎其微

2014年05月13日 10:02作者:来源:新京报

近日有媒体报道,兰州市购置了高射远程风送式喷雾机,可将自来水雾化并喷出600米远,有媒体称其“可有效对抗雾霾、粉尘等”。目前,该车通过了西安市大气污染办公室的测评,本月9日第一天试运行,据当天上午10时测试,启动雾炮后3至5分钟,现场PM10浓度从117降到了70,PM2.5从55降到了40。

  原标题:西安花百万购“治霾神器” 专家称作用微乎其微

  近日有媒体报道,兰州市购置了高射远程风送式喷雾机,可将自来水雾化并喷出600米远,有媒体称其“可有效对抗雾霾、粉尘等”。而西安市新城区市容园林局近日也新购多功能抑尘车投入使用,该“雾炮车”重10吨,能喷洒120米远、70米高的水雾,有喷雾降尘作用,媒体将之称为“治霾神器”。

  昨日,西安市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大型雾炮车花费近百万元,主要用于降尘。有大气治理专家称,其只能在短时间内减少空气中大颗粒的浓度,但对PM2.5的作用则微乎其微。

  可往八九十米高处喷雾

  昨日,西安市新城区市容园林局车队陈姓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辆雾炮车购自广东一家环保设备公司,单车价格90多万元,费用由西安市政府直接拨款,属专款专用。

  对于买车初衷,该工作人员称这辆雾炮车主要就是用来降尘。当地污染比较严重,PM2.5浓度也高,不少四五十米高的楼房拆房时会产生很大扬尘,普通洒水车只能喷10米,而这辆车可往八九十米高处喷雾,可把拆房时的扬尘都控制住。

  “我们先买这一台试运行看看,如果好会再买。”他说,目前测评效果挺好。

  耗水远低于洒水车

  上述陈姓工作人员表示,负责雾炮车运转的有4个人:两个司机和两个操作人员,每天8时半到18时在新城区来回跑。据介绍,一辆喷雾车一周耗水量相当于普通洒水车一天。

  目前,该车通过了西安市大气污染办公室的测评,本月9日第一天试运行,据当天上午10时测试,启动雾炮后3至5分钟,现场PM10浓度从117降到了70,PM2.5从55降到了40。

  “治霾神器”有点夸张

  昨日,北大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健康专家潘小川表示,说这种车是“治霾神器”有点夸张了,其治霾作用有限,但降尘还可以,“洒水后一段时间对周围空气会有净化作用。”不过他表示,这种抑尘作用也是短期的,到底能维持多长时间很难说。

  “对小颗粒没有用。”北京一名大气治理领域的教授说。中国频繁出现的“雾霾”,主要指PM2.5这样的小颗粒污染物,气象条件不好时,可能会在近地面两三百米处形成污染层,即使进行喷雾,也只能在几十米内,顶多对大颗粒的扬尘起到短期抑制作用。

  此外,专家表示,兰州和西安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更多来自燃煤、工业、机动车等,用这种车除霾作用不大。

  ■ 盘点

  新京报盘点近期一些引起争议的“除霾神招”,北大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健康专家潘小川对这些“神招”一一置评。

  那些奇葩的“除霾神招”

  【防霾操】

  据新华社报道,由于霾天小学生不能正常户外运动,去年石家庄市光明路小学创编了一套室内武术健身操《武动光明》,其中有两个动作旨在预防雾霾对身体的影响,又称防雾霾操。

  创编这套操的校教导处副主任魏换强说,做完整套操身体微微出汗能起到排毒效果。该校四年级一班学生何琳璇说,这套操按压合谷穴可以把肺里的颗粒清除掉,气沉丹田按小腹可以把脏东西排除掉。

  潘小川:锻炼身体应该有效果,但防雾霾可能没什么效果。如果孩子们呼吸疾病减少了,可说是有帮助。

  【铺地毯】

  据《华商报》报道,去年11月5日,西安市建国门外丁字路口的路面被红色地毯覆盖。现场工作人员称,这是为了防止过往车辆扬尘。“施工现场扬尘比较大,工地上就让用地毯把路面全部遮盖起来,说是为了治污减霾。”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考虑到清洁、防尘、耐久,于是临时采用了韧性好、吸水强、价格低、可回收使用的红色养生毯覆盖裸露路面。

  潘小川:地毯这个更悬了。这是降尘,不能把大气里的颗粒吸附。这跟地上种草是一个意思,地毯还不如草地防尘呢。人要是在地上走,尘土估计都扬起来了。这比孩子做操那个还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镇华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