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宪法宣誓誓词由65字增至70字 揭秘出台过程

2015年07月02日 10:41:00来源:新京报作者:王姝 侯少卿

方新、苏泽林、唐世礼、王明雯、迟万春、徐显明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都建议,65个字誓词中的“拥护宪法”,应该改为“忠于宪法”。上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代表的建议,吸纳到《决定》中,形成了法定的70个字宪法宣誓誓词。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会议分别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决定。

  宪法宣誓制度

  新京报讯 (记者王姝 侯少卿)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53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各级人大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都要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上述国家工作人员如何向宪法宣誓?对比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决定》(草案),昨天审议通过的《决定》对于宣誓范围、宣誓场所、宣誓仪式如何组织等,均未有改动。

  宣誓范围仍然是各级人大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以及“一府两院”的国家工作人员。对宣誓场所的要求也是“宣誓场所应当庄重、严肃,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或者国徽”。

  ●草案的65字誓词:“我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接受监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

  ●修改后的70字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释疑

  1 为何从明年起开始施行?

  主要是考虑给各地区、各部门做准备工作

  《决定》的施行时间为明年1月1日。对此,在昨天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12月4日就是第二个国家宪法日,为何不将《决定》的施行时间定在这一天,而是明年1月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韩晓武解释说,“一般情况下,法律施行的时间要么就是颁布以后,要么就是相对整数的时间,一般是一个月、一年的开始,或者中间的时间。12月4日宪法日当然可以进行宪法宣誓活动,但是根据决定的规定,宣誓人员是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宣誓,这样就不一定是12月4日了”。

  他表示,“之所以确定半年以后才开始施行,主要是考虑给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宪法宣誓活动做准备工作,特别是给负有组织宣誓职能的机关制定具体组织办法留出时间”。

  2 宣誓制度只是一个形式?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举措

  昨日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有舆论认为宪法宣誓制度只是一个形式,怎么理解它背后的实质意义?

  “我个人认为,任何一种宣誓都是一个形式,不单是我国现在搞的宪法宣誓,也包括国外的一些宪法宣誓和其他的宣誓都是一种形式”,韩晓武说,但是宪法宣誓制度这种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意义,如果简单地用一句话说,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举措”。

  他强调,国家工作人员是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国家权力的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所以国家工作人员就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而以立法形式正式规定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在进行宪法宣誓的时候,宪法宣誓的仪式是非常庄严神圣的,在这个仪式过程中,宣誓的人员就可以感受到宪法的神圣,铭记自己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来源于宪法。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马震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